美国东部时间2月27日,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,3月4日正式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25%的关税,并将在同一天对中国额外再加征10%的关税。由于2月1日美国已对中国加征了10%的关税,加上此次再加征10%,2025年对中国的关税总增幅将达到20%。
如果加上之前301调查的25%关税,许多产品的总加税幅度将高达45%。对于钢铁产品来说,加征关税的幅度将达到70%:25%(232条款)+25%(301条款)+10%(2月1日加税)+10%(3月4日加税)=70%。
美国频繁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,给整个出口产业链带来了显著的不确定性。从出口商和跨境卖家的角度来看,不可控的成本波动因素增加,定价变得愈发困难。原先与客户约定的价格可能需要重新调整,而货物在海运途中尚未抵达美国,关税可能再次上调。
美国加税会导致短期内中国对美出口的下降,将会带来海运价格的进一步回落,但是目前海运费从过完年后已经回到了一个柜子3000美金以下的地板价,继续降价的空间不大,所以海运费下降所能够抵消的关税上涨的空间变小。
对于跨境物流企业来说,尽管海运费下降缓解了运费垫付资金的压力,但关税垫付资金的压力却在大幅增加。2025年,许多跨境物流企业的收入来源中,较大比例可能会来自于关税垫付,而货运量未必会出现显著增长。
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一方面推高了国内的通胀水平,增加了美国消费者的购物负担,实际上不利于全球产业链的稳定。然而,值得注意的是,美国并不能从中国以外的市场找到所有品类的替代品,这意味着即使价格上涨,美国消费者仍然不得不继续购买相关产品。
关税上涨带动售价上升,对电商卖家的资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对于一些大型品类来说,将生产和出口转移至东南亚等国家成为不得已的选择,从产能转移、服务输出、转口贸易到本地化生产和服务的结合,成为重要趋势。2025年,不出海就出局的局面愈发显现出紧迫性。
END
公众号:跨境电商物流百晓生